A+ A-
A+ A-

三日后。

宝华殿内,纪清漪跪坐在蒲团上,手中一串佛珠,颗颗默数着。

一片寂静,只剩檀香袅袅升起,在空中散开成云。

忽地,宝华殿的大门被打开,太监尖锐的通传声传来:“皇上驾到!”

住持纷纷跪下请安,纪清漪却跪坐于蒲团,安然不动。

无他,开国皇帝有令,她无需下跪。

垂眼看着手中佛珠,余光里,却显现一道身着黑金龙袍的身影。

纪清漪淡淡开口:“民女参见皇上。”

君执玉垂眼看她,眼底凝着些怒气:“今日是朕登基大典,你为何不来?”

三日前,因为护国将军站队,这场兵不血刃的政变彻底画上句号。

太上皇感慨自己力不从心,传位于九皇子,退位后方。

太子没了消息,退位如此仓促,可天下百姓却并无意外。

谁是皇帝,谁做皇帝,他们不能也不敢议论。

更何况,九皇子本就威名远扬,能将安北那蛮荒之地治理妥当,又有护国将军拥护,众人又能有何异议?

不过还是吃着自己的米,种着自己的田罢了。

“纪清漪,朕给你的特权已经够大,你不愿入后宫便不入,你愿意留在宝华殿便任你留,可如今你就连朕说话都不愿搭理了吗?”

迎着滔滔军怒,太监宫女跪到了大片。

纪清漪淡声开口:“皇上何时放我出宫?”

自那日兵变,晏云起投降,她从城墙上退下,便一直被软禁在这深宫中。

那四方的天和墙,像是华美的牢笼,金枝玉叶所打造,却终究是个牢笼。

她不是没找过君执玉,可对方不外乎便是引开话题,目的却明显,将她留在宫中。

“从前民女与皇上约定,待事成之后便天各一方,可皇上如今所作所为,可是不作数了?”

纪清漪说着,仰头,直视着那双锐眼。

一旁的管事太监几乎吓破了胆。

上位三天,并非一帆风顺,自然是有守旧的老臣质疑。

面对反对,新帝从来不做解释回应,只看着那言辞激烈的老臣一头撞死在勤政殿的柱子上,颁布了登基以来第一道令法。

“今后若还有此举者,杀无赦。”

这老太监在宫里待了多年,当即便看出,这位新帝不是个好脾气的主。

这女子如此反抗,怕是下一刻便会人头落地。

甚至都做好了被侍卫进来踩到手指的准备,却只听见新帝开口:“你们都退下。”

人群鱼贯而出,就连安华殿的门槛不能踩踏都被忘了干净,所有人只想着离开,生怕稍慢一步,就触了这新帝的眉头。

大门关上,殿内骤然空旷下来。

只剩君执玉,纪清漪,还有垂怜众生的佛像。

只剩呼吸,半晌,君执玉道:“你就这般迫不及待要离开皇宫?”

“皇上此话从何说起?”纪清漪反问道:“民女本就是为报恩才与皇上共算筹谋,如今皇上新帝登基,民女还了恩情本该离开,如何是迫不及待?”

抬眼,只见眼前的人紧了紧唇。

“那倘若朕说,朕不想你离开呢?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