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“没错!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数据,发现国内CNS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人,好像是华清大学的施一宫教授,他今年47岁,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,也是夏国科学院院士、华清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、华清大学校长助理。他出道至今,先后发表17篇CNS论文!”
“嘶~~47岁的施教授发表17篇CNS论文?而年仅25岁的陈文章老师,已经发表13篇CNS论文了?难怪新闻媒体上说,陈文章老师未来可能成为夏国医学界的执牛耳者!”
“新闻上说,陈文章老师在网上发了许多教学类的网课视频,我不跟你们多聊了,我要去上陈老师的课,未来也成为像他这么优秀的人!”
4月20日。
姑苏大学。
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。
校领导们,齐聚一堂。
校长朱修林,环视众人道:“我校医学部讲师陈文章,本月在《Nature》自然期刊上,发表10篇论文的事情,大家应该听说了吧?”
话音落下。
在场众人笑容满面的点点头。
《Cell》细胞期刊、《Nature》自然期刊、《Science》科学期刊,并称为CNS,是科学领域的神刊,拥有完善的同行评价体系。
投稿难度之高,使得它们成为科学工作者心里的“珠峰”。
每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,给CNS投稿数以万计的论文,最终刊登率不足百分之七。
正因如此。
全国各大高校里。
一旦有学生和老师,论文被CNS刊登,顿时会成为学校的“香饽饽”,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。
CNS论文的发表数量,也会成为外界评价一所高校的因素之一。
学校的陈文章老师,本月有10篇CNS论文被刊登。
这一点,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!
朱修林缓缓开口道:“姑苏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,但在国内211高校里,其实普普通通。
2010年,我校提出‘人才强校’的发展战略,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,完善人才培养机制。
学校先后实施‘蓝色工程’、‘青蓝工程’、‘金鹰计划’等一系列人才培养项目,为青年教师的成长,搭建相应的平台。
得益于这些举措。
姑苏大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,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除了人才建设。
我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。
学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为龙头,不断优化学科布局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。
目前,我校已经形成以材料科学、微电子、纳米技术、医学等为代表的理工科优势,以及以吴文化研究、电影电视艺术等为特色的人文社科优势。
同时,姑苏大学成立小鼠基因改造最前沿技术的世界顶级研究所——桑格亚太资源中心,推动学校生命科学、医学、药学学科的发展。
现阶段,我校在全国211高校里,已经跻身中上游。”
这话一出。
在场众人,附和点头。
自朱修林校长,上任以来。
姑苏大学呈现出腾飞之势,一年一个台阶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